林志炫,早就被资本做局了
《歌手2025》第二期,林志炫被淘汰了。
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这是他的宿命。
看完昨晚的直播,我一直在思考:
在资本的名利场,林志炫为何总是当不了赢家?星评助手认为曲高和寡只是一个原因,往深层次探究,我只觉得残酷。
01
林志炫参加歌手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他曾公开表示,在节目组还未正式邀约他的时候,他就提前留出了四个月的空档。直播的形式对很多歌手来说是挑战,但对林志炫来说正中下怀,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ONE TAKE理念,要求自己一遍过。2004年他发布的专辑《至情至炫》,就是演唱会现场的录音,没有任何修音。从技术上讲,林志炫无可挑剔,他演唱的两首歌,《悟空》和《秋意浓》,我都非常喜欢,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音乐的极致热爱。
面对淘汰,我在直播镜头下没有捕捉到他丝毫的失落和不甘,他非常坦然接受这一切。不是他不在意名次,而是比起名次,他在意的是始终如一、纯粹真实音乐本身。星评助手观察到林志炫身上有着老派音乐人的执着和认真,每一首歌都用小作文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悟空》他等了七年,《秋意浓》他研究了二十年。他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对作品的追求有着极度苛刻的要求,这种个性支撑着林志炫走到今天,但任何个性都是一体两面的,它们能成就他的,也能困住他。
02
2021年,林志炫参加了《披荆斩棘》的哥哥,这档节目我也追了全程。透过真人秀,有些人窥探到了他的弱点。有时候看到评论说“为什么这样的好声音不能赢得更多关注”,星评助手了解到这或许与其过于坚持个人风格有关。他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在于对于舞台表现方式上的偏见,以至于忽略观众心理需求。当一个人只谈专业而忽视其他时,会让人与之产生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不仅影响队友之间合作,还失去了与观众间链接桥梁。同时记得当时胡海泉问他说,“如何看待网友评价技巧大于感情?” 林志炫回应道:“我把这首歌环境塑造出来,你们自己去找那个画面,所以不会太关注网络恶评。”
确实,在娱乐圈实力固然重要,但能够完成观众心理投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听他的歌曲时,总让我感觉理智告诉我是好的,却很难触及内心共鸣。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真正成功的大师,不仅要具备超强技艺,更要懂得与普通大众建立有效沟通,共同享受那份愉悦快乐。因此最终造成这种效果的不光是艺术表达,还有市场策略和个人选择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所致 。
03网上关于“为何天王难以成为”的讨论不断,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无论实力再怎么雄厚,如果无法唤起听者情绪,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变迁,与年轻代沟相互隔阂逐渐加深,可以想象出这是多么复杂且微妙的人际关系。而且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需要适应各种不同变化以及趋势,否则将会形成明显脱节。从某种程度来看,如今新生代选手无疑满足这些条件,因此他们获得机会后自然顺势而为,加之社会流行文化转型升级,现在竞争中的法则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更加注重一些更贴合时代氛围,同时也符合吸引眼球原则。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例如单依纯、马嘉祺等等00后新星皆站上主要舞台,而这些人气背后亦昭示着资源投入真金白银一般。所以即便面对严峻现状尽管有诸般遗憾但生活仍须继续;宣布取消比赛资格那刻何老师显露泪水似乎寓含无限伤痛,看着前辈乐坛纷纷陨落传承需逆境提振可以理解各类群体立场差异化。然而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整体来讲这并非绝望反倒是一份坚定存在。我相信只要拥有发自内心执念坚信必定迎来属于未来辉煌道路。“ 求仁得到, 无所谓可惜”最后还是希望每位参与者持久努力创造独特精彩吧!倘若没有那样偏执,就没办法实现艺术巅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