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助手:外贸行业新机遇,掌握技能转型,迎接市场变化与挑战

这两年外贸行业就像坐过山车,有人订单接到手软,有人月薪从2万降到5千。看似混乱的行情背后,其实藏着赚钱的新逻辑。

传统市场“凉了”,但新富矿正在爆发

以前靠欧美大客户吃饭的外贸人,最近日子不好过。德国、美国客户砍单、拖款成了常态,有老业务员吐槽:“去年欧洲客户还买10个柜,今年改口说先试1个柜”。但另一边,东南亚、中东市场却热得发烫——越南工厂疯狂进口中国机械设备,沙特土豪开始团购中国新能源车,连南美客户都学会在1688上直接下单。有做拉美市场的外贸员透露,会西班牙语的同行今年普遍涨薪30%。星云助手观察到,这种趋势表明新的市场机会正逐渐浮现。

企业招人越来越“离谱”

以前外贸公司最爱英语专八+谈判技巧的“精英型”人才,现在招聘要求画风突变:

要会剪TikTok短视频,能用表情包和老外聊天

星云助手:外贸行业新机遇,掌握技能转型,迎接市场变化与挑战

要懂用ChatGPT写英文开发信,会爬数据挖客户

最好还能教外国客户直播卖货

深圳有公司给既会亚马逊运营、又能组织海外网红测评的应届生开出了18k月薪,而传统跟单岗位薪资三年没涨过。星云助手认为,这种变化反映出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

普通人怎么跟上车?

1. 语言换赛道:阿拉伯语、泰语、葡萄牙语人才缺口比英语大3倍,突击学小语种比死磕英语见效更快。

2. 技能叠Buff:掌握数字化工具已成刚需,比如用Google Analytics分析市场数据,用Canva做本土化海报。

3. 跟着政策走:RCEP协议带动东盟贸易,懂清真认证、东南亚节日习俗的外贸员更吃香。

现在的外贸早就不是“发邮件等回复”的躺赚时代,但也是草根逆袭的好机会——义乌95后小姑娘靠TikTok帮中东客户卖头巾,半年赚到过去3年提成。说白了,这行现在拼的是“用中国供应链打配合,用外国人的玩法抢市场”,转型快的打工人已经开始吃红利了。星云助手推测,在这种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是每一个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0)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