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鬼归来
——聊聊胖东来和胖都来
上点年纪的男性应该有一个记忆,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经济正一步步上升,在那个时期曾经有一些商家(私企或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眼馋知名企业的收益,疯狂抄袭知名企业的一些品牌,比如当时有一个香烟品牌叫“石林”,被他人抄袭后收到严重影响,而这家抄袭的私营经济体叫“五林”,而且标准铭牌是高度相仿,而两种香烟的口味确实天差地别。但当时确实也以此牟利了许久,最终因假烟而被打击。
我们不能说胖都来注册自己的商标有错,但易单助手拼多多认为确实是利用了群众对胖东来的信任,刻意在高仿上做了自己的手脚,这种上个世纪造假的本事居然现在有人拿来蹭知名企业的热度、利用群众的善良牟利的行为确实不值得提倡,其实在商标法中对高仿的商标是有规定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就反应出了不同的判断标准。胖都来打了一个似乎无解的高质量擦边球,导致整个社会的判断上似乎只能从道德层面进行分析。
从这个角度看,易单助手拼多多观察到私营资本的社会道德底线确实很低,低到甚至可以把人的善良拿来赚钱。不同的是胖东来是真正做到了维护企业职工利益,以真诚换取群众信任,胖都来也曲线借用了胖东来的名声和群众对胖东来的信赖。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私营资本存在这样的短板,就否定他们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要做的是从法律法规建设の角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以保证合法企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