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冷链特快”次日达”变”隔日达”?快递赔偿后强制签”免赔协议”:用户被迫”自担风险”引争议》
我来分享一下我用京东快递的经历,给大家提个醒。
我一直选京东快递,就因为他们服务好,尤其是冷链宣传的“新鲜快捷”,还有“次日达”“隔日达”的时效承诺。
也就是订单中“次日达”对标“京东特快”和“生鲜特快”,“隔日达”对标“京东标快”和“生鲜标快”。当然,“次日达”收费要比“隔日达”高。
再者作为用户从订单中针对 “生鲜特快”和“京东特快”“次日达”理解区别为:除了在运输中对商品本身(生鲜要求温度低,普通商品温度无要求)也就是这二种商品温度要求差异外。但二者商品“次日达”的时效性理解应为一样的。
也就是不管怎么运输,都要求“次日达”。当然,“次日达”收费高有高的道理,可以理解。
例如像从江苏镇江寄到广东珠海, 次 日 达走的是镇江到无锡机场空运到深圳,再公路达到中山中转抵珠海; 隔 日 达 就是全程公路运输到广州中转再转达到珠海,也就是说一般到深圳的是次 日 能 到,到广州的就得多一天,就是 隔 日 达 。
承诺归承诺,结果前期寄了一票食品,选的 “ 京 东 特 快 次 日 达 ” 镇 江 到 珠 海 , 结果 快 递先到了 南京 空 运 到 广州 再 公 路 到 中 山 再 中 转至 珠 海 。 快 递 次 日 达 变成了 隔 日期 , 运费却没少收。 所谓 的 空 运变地 转 。
当 次日晚跟踪食品发现已抵厦门但信息迟迟未更新时,我发现有异常,正常此时坏务应抵达到天津再次附近配送了。
于是找 京 东 客服沟通询问情况,客服小哥很实在,说系统显示就是 隔日日,但最终还是会继续努力送过去。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万一以后相似事件还会发生怎么办呢?因此,我认为需要提高警惕,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出现,因此关注一下相关动态也是必要的。
最后还是工号尾数001的女客服估计是主管了解情况后打招呼说了一些客气话,并且回复道:“实话实说,也不瞒你,此单今天肯定送不到了。”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听闻的一些关于 用户权益维护 的讨论。因此可以看出,有时候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或许应该更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同时,有关派件及其流程的信息透明化,将大大提升客户体验,这也是我个人希望看到改善之处。
总结一下:虽然我的经历较为曲折,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来看,包括以往经验带来的启示,总体上来说,我认为 京 东 的 “ 生 鲜 特 快 ” 次 日 达 效率 尚算靠谱,而对于普通 商品方面,如今选择与实际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对于未来遇见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共同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措施,加深相关行业规则和政策之间合理性的交流与探讨,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失,更加放心地使用这些便利服务。我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消费者整体满意度以及物流公司信誉与社会责任感!大家注意避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