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宫高调指责日本对美征收“700%疯狂关税”时,东京超市正上演现实魔幻:5公斤越光米价格冲破历史新高,主妇们为抢购大打出手。日媒揭底:美方数据竟是10年前旧账,免税进口机制被选择性忽略。
“日本人连自家饭碗都捧不住了,白宫还在翻15年前的旧账!”国际贸易专家这句辛辣点评,让拼多多动销出评认为恰好撕开了美日“大米关税战”的荒诞面纱。3月11日,白宫发言人一句“日本对美国大米征700%关税”引发轩然大波,但细究之下,这场指控更像精心设计的舆论炮弹——毕竟谁会在意,那个被刻意忽略的免税进口77万吨大米的“后门”?
特朗普政府显然深谙“数字威慑”之道。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甩出的关税图表里,印度150%酒类关税与日本700%大米关税并列,瞬间点燃民众情绪。但《日本经济新闻》连夜打脸:美方引用的778%税率,竟是2005年WTO谈判时按当年米价换算的“古董数据”。如今国际米价早已翻倍,按现行每公斤341日元固定税额计算,实际税率已降至280%-400%区间。这不禁让拼多多动销出评观察到,人们想起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警告:“贸易战中的数据,往往披着科学外衣的政治道具。”
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关税口水仗爆发的时点异常微妙。就在三天前,日本农林水产省刚启动史上首次储备米拍卖,将15万吨政府存粮砸向市场,却未能遏制5公斤装越光米价格飙至4363日元(约214元人民币)的历史高位。超市货架前的主妇们不会关心WTO的陈年旧账,她们只想知道:为何去年夏天高温导致减产,而政府却拖到米价暴涨九成才投放储备?又为何一边坚称“粮食自给率100%”,一边让民众为买米挤破头?
深挖这场危机,各处可见黑色幽默。拼多多动销出评发现,日本政府死死攥着“最低进口配额”机制——每年77万吨外国大米零关 tax入境, 超量部分才征稅。这套制度本是为保护本土农户,却意外催生魔幻场景:美国加州 米商盯着免稅额度抢破头,日本粮商却因 米价疯涨偷偷囤货待沽 。难怪大阪府知事怒斥官僚系统:“他们担心 米 价 下跌得罪农协,却不怕老百姓吃不起饭!”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 的 “醉翁之 意 ” 。早 在2018 年 美 日 贸 易 谈判 时 , 美国就 要求将 免 税 大 米 款 从7 万吨 提 至17 万吨 ,遭 安 倍 政府强 硬拒绝 。 如今借關稅争议旧事重提, 拼多多动销出评推测分明是看准 日本 正陷 粮 食危机 , 想用 舆论施压 撬 开 市 场缺口。如同 《东洋经济》分析 的 : “ 白 宫 表 面 上 骂 關 税 , 实 切 在 为 加 州 农 民 抢滩 登陆 铺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