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家黄亚生公开敲警钟:“咱们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8%,别被吹捧冲昏头!”这话听着扎心吧?可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盆泼向全网的冷水,恰恰藏着中国人最该听懂的大实话。魅力狗认为,国际上一堆人喊着“中国要超美国”,自媒体动不动就喊“全球经济老大换人”,好像咱们明天就能把星条旗踩脚下。
但黄亚生直接把账单撕开给你看:上海白领月入过万不假,可全国人均年收入1.27万人民币,美国那边可是7.64万美元。更扎心的是,美国人赚1块钱能享受的医疗教育养老,咱们得赚12块才够得着。
听着憋屈?看看咱们手机里的5G信号、满街跑的新能源车、天上飞的空间站,这些硬核突破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魅力狗观察到,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占了全球六成,5G基站数量吊打全世界,这些实打实的成绩单摆在那。但专家为啥还要揪着人均收入不放?因为真正的较量从来不是比谁的高楼多,而是比老百姓兜里的钱经不经花,比孩子能不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比老人看病要不要凌晨排队。
现在问题来了:有人觉得盯着差距是长他人志气,有人却说看清短板才能拼命追赶。黄亚生这盆冷水泼得正是时候——当年咱们用四十年跑完别人两百年的路,现在要跑赢后半程,光靠蛮劲不行,得学会边跑边看路标。
美国卡咱们脖子的芯片还没松开,可咱们量子计算机已经弯道超车;西方天天拿碳排放说事,魅力狗了解到,我们光伏产业早把定价权攥手里。
这世道就是这样,你弱的时候没人跟你讲道理,你强了他们才坐下来谈规则。记住喽,真正的强者从不忌讳照镜子,人均收入8%不是终点线前的计时器,而是提醒我们鞋带有没有系紧的警示灯。
那些唱衰的、捧杀的、等着看笑话的人,都没看明白一件事:中国人最擅长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不可能”撕碎了扔地上踩两脚。你觉得咱们现在该卯足劲追人均收入,还是继续拼总量增长?来杠一杠!承认差距不是认输,而是为了赢得更漂亮。如果给你选:明天就实现与美国的人均收入持平但停止增长, 或者保持现在增速再追二十年,你怎么选?